技术支持
穿越时空的文明之约
孟夏时节,万物并秀,生机盎然。5月15日,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。
大会开幕式前,习近平主席同出席开幕式的外方领导人一道步入展厅,共同参观文物展。9件中外文物珍品,选自正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“大美亚细亚——亚洲文明展”。一场穿越时空的文明之约,讲述了文明交融互鉴的生动故事。
一件青铜何尊首先吸引了众人的目光。何尊是西周早期著名的礼器,器内底部有122字的铭文,其中一句“宅兹中国”,是已发现的“中国”一词的最早文字记录。这件文物出土自陕西,中外领导人细听讲解,仔细端详。
青铜何尊旁,陈列着鎏金铜长信宫灯,源自2000年前的西汉,特点是环保的设计理念,灯身人物中空的衣袖和身体作为通道用于排烟。底座盛水,用于吸收烟尘。精妙的设计,令外方领导人啧啧称叹。
习主席同外方领导人一道来到一个做工精巧的银壶前,文物展讲解人告诉大家,这是距今1300多年的舞马衔杯纹仿皮囊式银壶,壶身两侧的骏马口衔酒杯,跃然起舞。历史上不乏西域马艺表演相互交流的记录,它是亚洲多元文化融汇的产物。
在一个清新淡雅的花瓶前,习主席和外宾停下脚步,凝神观看。这是一个距今700多年的元青花的花瓶,图饰表现的是中国古代四位才子王羲之、周敦颐、林和靖与陶渊明爱花的故事,故得名青花四爱图梅瓶。
文章搜索